欢迎进入无锡市名尧电液推杆厂官方网站!

收藏本站| 网站操作指南登录| 注册

高性能伺服推杆 高精密液压油缸

中国企业 行业领先企业

全国销售咨询热线

行业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中心 行业资讯

2018年 中国流体动力市场展望
2019-01-27

 中国流体动力产品(元件和系统)包括液压(含液力)、气动、密封(含橡塑密封、机械密封、填料静密封)等产品。

 一、中国流体动力产品市场发展现状

 ◆行业经营运行情况

 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统计情况及预计:

 1、2014年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完成情况。根据协会不完全统计:

 液压(含液力)行业:工业总产值509亿元,同比增长4.2%;

 气动行业:工业总产值192亿元,同比增长7.1%;

 密封行业:工业总产值277亿元,同比增长13%。

 2、2015年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完成情况预计。根据协会统计预计:

 液压(含液力)行业:工业总产值520亿元,同比增长约2.2%;

 气动行业:工业总产值203亿元,同比增长约5.7%;

 密封行业:工业总产值298亿元,同比增长约7.6%。

◆行业产品进出口情况

1、2014产品进口情况。根据海关统计:

液压行业产品进口额为20.30亿美元,同比增长0.90%;

气动行业产品进口额为5.59亿美元,同比增长9.64%;

密封行业产品进口额为5.51亿美元,同比增长13.87%。

 

2015年产品进口情况。根据协会统计预计:

液压行业产品进口额预计约为17.5亿美元同比减少13.8%;

气动行业产品进口额预计约为4.5亿美元,同比减少19%;

密封行业产品进口额预计约为5亿美元,同比减少9%。

 

2、2014年产品出口情况。根据海关统计:

液压行业产品出口额为7.73亿美元,同比增长17.75%;

气动行业产品出口额为2.32亿美元,同比增长17.75%;

密封行业产品出口额为4.75亿美元,同比增长4.30%。

 

2015年产品出口情况。根据协会统计预计

液压行业产品出口额预计约为8亿美元,同比增长3.5%;

气动行业产品出口额预计为2.8亿美元,同比增长20%;

密封行业产品出口额预计为4.8亿美元,同比增长1%。

 

◆液压气动密封行业产品国内市场容量

1、2014年国内市场容量。根据协会不完全统计:

液压(含液力)行业:2014年国内市场容量为588亿元,同比增长2.8%;其中进口占21.4%;

气动行业:2014年国内市场容量为213亿元,同比增长6.3%,其中进口占16.2%;

密封行业:2014年国内市场容量为282亿元,同比增长14.1%,其中进口占12.1%。

 

2、2015年国内市场容量预计。根据协会最新预计:

液压(含液力)行业:2015年国内市场容量预计为582亿元,同比减少1%,其中进口占18%;

气动行业:2015年国内市场容量预计为213亿元,同比基本持平,其中进口占13%;

密封行业:2015年国内市场容量预计为301亿元,同比增长7%,其中进口占10%。

 

◆关于流体动力市场几点分析

1、以上这些数据的绝对值并不非常重要,重要的是它的发展趋势。

 

2、总体来看,在制造业市场下行的情况下,我国流体动力市场波动不大,虽然直接配套前市场下滑,但社会保有量的维修后市场仍比较活跃,这是流体动力市场的特点。

 

3、液压(含液力)经济运行及市场波动较大,主要受工程机械下滑影响,工程机械市场需求占液压总市场40~45%份额。

 

4、气动产业市场需求平稳,主要源于装备自动化的发展,机代人目前形势很好,气动产品是自动化的重要元器件。

 

5、密封产业市场需求有较大增长,一是服务市场广,二是节能环保意识增强。

 

6、产品进口额减少较多,一是前市场下滑较多,二是国产产品水平的提升,实现替代,增强了自主保障能力。

 

二、2016-2020年行业产品国内市场预期

 ◆预测依据

1、《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

2、《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建议》;

3、行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规划;

4、国家继续实施改革开放、“一带一路”战略;

5、国内市场重点基础件产品2020年实现40%,2025年实现70%自主保障目标。

 

◆行业2020年行业工业总产值发展预计

新常态下行业产值年均增长速度控制在6.5%左右。

液压(含液力)2020年工业总产值预计实现730亿元左右;

气动行业2020年工业总产值预计实现280亿元左右;

密封行业2020年工业总产值预计实现420亿元左右。

 

◆行业产品2020年国内市场容量预计

国内市场容量平均增长,速度按6%左右预测。

液压产品2020年国内市场容量预计为800亿元左右。

气动产品2020年国内市场容量预计为290亿元左右。

密封产品2020年国内市场容量预计为410亿元左右。

 

◆行业产品2020年进口额预计

液压(含液力)产品2020年进口额预计为30亿美元左右。

气动产品2020年进口额预计为9亿美元左右。

密封产品2020年进口额预计为12亿美元左右。

 

◆行业产品2020年出口额预计

液压(含液力)产品2020年出口额预计为19亿美元左右。

气动产品2020年出口额预计为8亿美元左右。

密封产品2020年出口额预计为14亿美元左右。

 

届时进出口额逆差将控制在10亿美元左右。上述数据仅供参考。但可以看出,中国流体动力产业市场是开放的,有进有出。只要秉承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在平等、自愿、协商的基础上,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合作架构,就能推动国际流体动力技术的发展。

 

此期间我国流体动力产业的核心任务是实现量变到质变,要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歼灭战。

 

三、正确认识和积极应对产业发展的挑战和机遇

 

◆当前产业发展困难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必然

1、当前产业发展困难是“三期叠加”的结果

一是速度换挡期,是增长规律的必然,不可逾越。

多年来浮躁情绪盛旺,形成了非常态扭曲的高速发展。现在资源环境约束增大,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升,制造业传统比较优势衰减,高投入、高消耗、高扩张发展这种进三步退两步的发展老路不能再走了,产业要继续发展,经济增长模式必须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必须进入爬坡的新常态,增长速度必须换挡。

 

二是结构调整期,阵痛绕不过躲不开。

中国经济结构扭曲最集中的表现是中低端产品产能过剩,供求严重失衡,导致企业发展进入困局。去库存就得打价格大战,利润微薄、债务负担增加,创新投入减少,持续竞争能力越来越差。结构调整和生小孩一样,阵痛这个坎躲不过,这就是客观现实,必须面对。

 

三是超常发展 “后遗症”消化期,需有时间恢复元气。

多年来,鼓励企业高速发展,国家和地方部门出台多项刺激政策,刺激政策是危机政策,盲目扩张,致使地方、企业大量贷款负债,成为银行“打工仔”,长期透支伤了元气,现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要渡过难关,投入成本越来越高,特别是小微企业,这种积劳成疾的后遗症表现尤为突出。

 

“三期叠加”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必然,当前的困难不同以往经济的感冒发烧,吃点药就行了,而是身体得了炎症,需要做手术。当前正处在发展方式和新旧动力转换时期,结构性调整手术困难,决定了新常态的长期性,需要较长时间的休养生息才能调整过来,我认为不是几个月而是要经过几年的时间。欲速则不达,猛药会置于死地。有位经济学家最近讲,中国经济面临缓慢向好的形势可能要持续5年的时间,我本人对这个估计表示赞同,一项改革没有2~3年的阵痛,不可能有改革的红利,对这一点应有足够认识和思想准备。

 

◆要正确认识当前困难的挑战

一要辩证看。产业发展转型升级并非企业都能“鸡犬升天”,优胜劣汰才是市场经济。我认为政府在当前形势下不采取大规模的刺激政策,而采取改革措施,毫无疑问是正确的。通过改革创新让竞争能力低下的企业退出原有市场,另谋生路,使生产率更优的企业发展壮大,整体经济才能成为全要素生产率驱动型,才有产业升级。

 

二要客观看。目前行业企业并非一片哀鸿,分化调整、“有喜有忧”才是市场现状。当一部分“僵尸”企业还在纠结于“转型找死、不转型等死”之时,另一些企业早已在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创新红利张力初显。目前正在上演“机换人”的热潮,效率提高了几倍、十几倍,质量和可靠性也在升级。

 

三要长远看。企业目前遇到的困难还是暂时的,而市场机遇却是巨大的。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大好时期,已经和正在涌现出新的增长点、新的市场。在当今国际制造业中,无论是美国提出的“重新回归制造业、大力发展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还是欧盟提出“新工业革命”,以及中国力推《中国制造2025》,都为流体动力产业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机遇。我坚信当今的流体动力产业只要踏准时代的拍节,仍是一个朝阳产业。因为只有落后的技术,没有落后的产业,我们要把当前发展之危,变成长远发展之机。

 

四、踏准时代拍节,做流体动力时代企业

 

◆创新是当今时代的拍节

流体动力产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实体经济是中华民族的立身之本。古人云,“君子之本,本立而道生”,只有坚守实业,才能挺起国家经济的脊梁。

 

目前,中国流体动力产业发展走势缓中趋稳,稳中向好,但稳中有难,总体势仍向好,机遇大于挑战。在动荡低俗的市场大潮中,唯有创新创业才能适应产业发展新常态,新常态下企业发展的关键在于创新能力。创新创业将对流体动力产业的未来起着决定性作用,运用得当,它将帮助产业重新展现可持续发展状态,这一点应该成为我们业界朋友共识。

 

创新创业是非常孤独、艰难的事情,首要难点在于观念转变,我们不能把它当作噱头,而是要真正做出价值,核心在于价值创造。现有人总说,风口的猪能飞起来,但把握不好飞起来也会摔死。所以创业要做有智慧的创业者,做自己擅长的事情,选产品、选项目、选市场不要跟风,要有独立思考能力。不要搞同行竞争,要提倡错位竞争。一窝蜂做同样的事情,就谈不上创新,创新一定是独辟蹊径,一定是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那才叫创新。创新和创业一定要坚持,一定要持续,让耐心、远见、坚持能够成为常态。创新创业不仅仅是一种行为,对于一个产业、一个区域、一个国家来说,更是一种文化和精神。

 

◆互联网工具催促创时代拍节的变化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很快,互联网携推动产业升级创新革命的基因而来,催生着当今《中国制造2025》新一轮工业革命中智能制造的核心技术发展,即信息技术指数级增长,数字化网络化进步、集成式智能化创新。其中,创新设计是产品的产业创新链的起点和源头,可以创造和引领新的市场和产业。

 

我们鼓励和倡导互联网,因为互联网是我们产业企业转型升级的有效工具,但不是神器,它是自工业革命以来诸多技术创新中的一项,但不是最后的一项,也不是终极的技术创新,将来会有比互联网更厉害的技术出来。

 

中国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这就是“创时代”。我认为互联网使时代发生重要变化和挑战有三点:一是零距离,信息零距离;二是去中心化,人人都可以成为中心;三是分布式,物质资源人力资源都是分布的。面对这样的巨变和挑战,企业的研发手段、制造方式、营销战术、管理模式、服务措施等都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将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时代”的新常态。“创时代”要变从前以自我为中心为以市场(客户)为中心,实现企业平台化,员工创客化,客户国际化,产品个性化,这就是互联网在改变着“创时代”的拍节。只有踏准了这个时代的拍节,才能成为“创时代”的成功企业和企业家,这也是中国新一轮流体动力产业革命成功的关键。

 

◆行业创新实际中要利用好互联网工具

目前大家都在讲互联网+,如互联网+液压、互联网+气动、互联网+密封,液压、气动、密封是主语,是主业,互联网还是补语、是工具。因此,我认为,应该是液压+互联网、气动+互联网、密封+互联网,一句话,传统行业+互联网。因为传统行业的商业本质没有因互联网而改变,必须遵循传统行业的商业原理、原则和规则,互联网对传统行业来说,只是个发展的应用工具。我们要自己独立思考,摆正位置,看哪一种原理对企业发展更有利、能更好发挥互联网功能,更能够促进创新。

 

总之,要把互联网技术和产业研发、生产经营实际结合起来,这是互联网最重要的作用,而不是把互联网当作一种口号。互联网是作为一种革命性变革的技术工具,正改变着企业两种关系,即上和下关系、内和外关系,它的本质就是让世界人与物、物与物、人与人交流方式放生改变,打破时间和空间界限。但是工业的本质,就是产品本身,可持续的产品还是要靠它本身的品质。企业本质就是要做好四件事:提供大家喜欢的好产品和服务、成本要低、效率要高、传播要快而广,互联网是做好这四件事的高效工具。

 

我们面对互联网推动工业革命的时代,要实现产业的自我超越,要靠几代人的坚守、坚持、努力;要成为“创时代”的企业和企业家,就要有抱负、有勇气进行“自我颠覆”。要想与狼共舞,就得首先成为狼,要有“在蜕变中求生”的新战略、新思维、新理念,要坚持“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这不是你想不想改变的问题,是互联网时代要求你必须改变。

 

我认为“没有成功企业,只有时代企业”。世界上不存在没有失败的始终成功,成功的轨迹里必定有失败的影子,你自己认为成功,是因为你踏准了那个时代的拍节。我们是人,不是神,时代变化太快,没有办法能始终精准预测它。企业不能改变时代,也没有办法自然踏准时代拍节,这个世界上没有成功的秘诀,也没有必胜的法则,所以我们唯一办法就是改变自己,顺应时代,做时代企业!

 

流体传动产业是世界经济重要组成部分,他的繁荣源自产业志士创新过程的普遍参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把全产业每一个细胞都激活,整个产业才会充满生机,进而汇聚成巨大的推动力量,我们世界各国流体动力产业志士为此都肩负着崇高使命和历史责任。

 

目前中国流体传动产业正走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口,经济由高速发展进入中高速发展新常态。进入“创时代”变革时期的流体动力产业,我们有产业志士断腕的勇气和恒心、匠心、痴心精神,还有有为的政府,一定能很快找到应对新经济挑战的金钥匙,秉承科学风范,成为创新发展的领跑者,我们对此要坚守自信,要有“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精神!

 

《中国制造2025》已把以流体传动为代表的基础零部件列为中国制造由大变强的战略重点,并提出2020年实现40%,2025年实现70%自主保障的目标,我们流体传动产业大发展的春天来了,让我们携起手来,同心、同向、同行,踏准时代拍节,迎接“创时代”!我们既要坚定信心,着力巩固向好趋势,又要增强忧患意识,有效对冲下行因素。河水可能会经过千山万壑,但最终一定奔向大海,经过互联网雕琢的流体动力产业一定会蓬勃发展,成为《中国制造2025》的基石!

 

客服